每年清明,大家扫墓缅怀先人的方式多种多样,有带着食物到墓前聚餐的,有给祖先放音乐的,有对着祖先墓碑倾诉的。今年清明节,沈阳墓园记者在墓地也发现了一些“奇葩”的扫墓方式。
记者在墓区留意到,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,大都遵从传统的祭扫方式,烧纸钱、上香烛、摆供品、挂纸幡。但有所不同的是,一些年轻人带着智能手机,在祖先的墓地前,拍照片、发微信微博。我在给我的女朋友发图片呢!”小梁说,他在上海上班,正在处着对象,这次没能带女朋友一起回家过清明节,因而把照片发给她,借此介绍自己的祖先,讲讲先人的故事给女朋友听。
与不少年轻人玩着手机游戏、上网聊天相比,一些中老年人的祭拜方式却也有自己的特点。据巡园的工作人员介绍,有些老年人带上录音机、乐器,到墓地安静地享受追怀先人的时间。
别人扫墓用的都是菊花、康乃馨等,可刘女士却带来了一串木棉花。昨日在永乐青山墓园,刘女士提着红红的木棉花圈,煞是引人注目。“这是我在园里的木棉树下捡的,觉得好看,就串起来了。”原来,刘女士经过木棉树下,看到掉下来的木棉花可惜,就收集起来串成了花圈。